正如余华的《活着》试图表达的那样,正因为活下去艰难,活着才有深刻含义。在过去的一年,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活法,有的风光无限,有的艰难度日,有的彷徨无助,有的九死一生……但只要他们仍然活着,他们就在不断积累着自我生命的厚度。这种厚度也许非亲历者不能体悟,但其中包含的生存法则和商业智慧,仍可留待有心人咨鉴。
2015的商业画卷已徐徐展开,就让这些2014的幸存者发出他们的宣言,告诉我们,接下来我们将会面对一个怎样的世界。
侯为贵:布局万物移动互联
73岁的中兴通讯 (以下简称中兴) 董事长侯为贵日常口头禅是“一万个想法不如一个做法”,他是一个行动派,最近,侯为贵开始频频拜访各地政府有关部门, 谈的是新能源项目——公交车无线充电技术。比如在湖北襄阳,中兴与东风汽车建设的中国第一条公交无线充电示范线, 与蜀都客车联合发布的全球首台无线充电社区巴士都已经投入运营。
侯为贵认为,未来无线充电市场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。中兴已将目标市场瞄准了国内超过100万人口的220座城市,每座城市都有上万部的公交车, 此外, 无线充电技术也可用于私家车,这无疑意味着一个更加广阔的车联网市场。
虽然近年来传统电信市场面临增长瓶颈,侯为贵依然强调通信行业是朝阳产业, 因为运营商数据业务正在高速增长,运营商也在向互联网服务转型。比如在中兴对运营商的拜访中,大家共同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面对OTT(即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)的挑战、面对数字洪流,明天该怎么办?
这场转型的大背景是万物移动互联时代将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,在侯为贵看来,主要的变化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:
第一,无处不移动,人们都说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,移动互联网竟然排在第一位。三年前我们还坐在电脑前看信息,现在我们可能50%的时间用在移动互联网上,这也是对我们工作方式巨大的改变。
第二,移动互联网正在向万物互联快速演进,过去15年互联网发展无论是1.0还是2.0时代,都是连接人与人,人与手机,本质上都是人在交互和联网。未来物与物的连接,人与万物的连接。
第三,ICT的深度融合,他是跨界,颠覆的。万物互联会导致ICT产业深度融合,包括云管端的一体化,包括IT和CT的融合,也包括ICT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。不是和谐的,不是风平浪静的。很多将是颠覆性的。企业如果适应不了这种趋势,就会消失,倒闭。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2015年,中兴的战略重点是M-ICT(万物移动互联)战略的执行和如何再造中兴。侯为贵认为,需要将视野从ICT(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)拓展到M-ICT领域。即使是在传统电信领域,中兴也要坚决地向服务转型。
“中兴未来要顺应新的世界潮流,要在重塑新的价值链上找出自己的方向还有位置,找到新的增长点和盈利点,这是中兴的M-ICT战略。因此今年,中兴会发动公司内部的全员参与讨论,听取众多的专家和学者意见,强调顺应客户的需要发生变化,从客户、甚至客户的客户的需求和痛点找到市场的引爆点,从而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。”他说。
此外,他认为,未来的中兴要强调开放,消除壁垒,包括跨界融合,即外部充分合作,比如在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等领域。
不过,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依然在于“人”的因素。
对于团队,侯为贵坦承,“中兴要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增长,关键还在于人才。必须适时、果断地进行战略、组织和文化变革,公司的管理层、机制和文化要变得更加年轻。”一方面通过内部选拔,培养更多的新思维的人才,更主要是能从打胜仗的团队中产生管理干部;并对所有管理干部有定期排名,以目标结果为导向,及时合理奖惩。同时启动蓝剑招募计划,积极引进外部人才,例如前一段,中兴从智能手机厂商吸收20多名技术人员,补充产品设计。从2014年开始,中兴在全公司范围内,倡导重做管理者、重做新员工。
对于中兴来说,快速学习能力和找到新商业模式的能力是转型的关键,比如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快速响应和快速决策。“只有引进了合适的人才,30多岁的中兴仍然能够像年轻的互联网公司一样,继续保持不一样的增长。”他这样认为,“如果固守电信业或许还能赢得一席之地,但是,如果固守传统的电信思维方式,那么,未来可能会一败涂地”。